大散户——股市数据挖掘网 Logo
公司信息
财务信息
股东信息
两融数据
广告展示
首页 > 财务信息 > 业绩预告
新钢股份(600782)业绩预告
报告时间 业绩类型 业绩预告内容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时间 操作
2023-12-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23年01-12月扣非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1000万元-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2.20%-60.80%。 2023年,钢铁行业总体呈现“需求减弱、价格下降、成本高企、利润下滑”的态势,供给强于需求、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小于钢价降幅,钢铁企业经营承受压力,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提质增效难度加大。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坚持贯彻“降费用、控投资、拓市场、尽招标、强考核”新十五字方针要求,全力抓好生产经营,高效推进改革创新,持续优化品种结构,不断夯实基础管理,稳住生产经营的基本盘。但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同比仍有较大幅度下滑。 2024-01-31 详情
2023-06-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23年01-0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500万元-32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7.45%-81.67%。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上半年,受供给冲击、下游钢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钢材产品价格震荡走弱;虽焦煤、焦炭等原燃料价格有所下降,但铁矿石仍处于相对高位,公司钢材产品毛利空间收窄。面对钢材市场波动,公司坚持“三极新钢”、“数智新钢”发展理念,以“降库存调结构降成本提质量强管理”为指导方针,通过全面对标找差,加强“双基”管理、强化生产组织、优化产品结构、创建精益产线、深化机制改革、极致降本增效等举措,部分缓解了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未能改变公司业绩同比大幅下降的局面。(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本期非经营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54亿元。 2023-07-17 详情
2022-12-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22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000万元-12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1.58%-76.42%。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国外环境局势复杂多变,原燃料价格总体保持高位,钢材价格剧烈波动,行业整体景气度回落,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下游钢材需求减弱,产品毛利贡献减少;但厂房设备折旧、摊销费用相对固定,且持续投入产品研发与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费用未减少,客观上导致公司盈利空间收窄。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管理极简、规模极致、消耗极限”和“数智新钢”的全新发展方向,坚持精品战略不动摇,面对市场波动,积极采取优化生产组织、全面对标找差、推动管理变革、大力推动降本增效等措施,部分缓解了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未能改变业绩同比下降的局面。(二)其他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总部所在地江西新余及周边地区疫情反复,导致上下游供应链不畅、物流受阻、人员出行受限,这对公司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带来一定的影响。 2023-01-31 详情
2021-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500万元-4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8.33%-66.67%。 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趋于稳定,下游需求回暖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环境。面对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大幅波动,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全面对标找差,持续降本增效,强化科技投入,深化管理变革等措施,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妥善应对原燃料高位运行、“双控”“双碳”及环保严控等压力。以“管理极简、规模极致、消耗极限”和“数智新钢”为全新发展方向,坚持精品战略不动摇,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保持良好运行态势,提质增效效果明显,预计公司全年效益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2022-01-28 详情
2021-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21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000万元-2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0.24%-128.52%。 报告期内,我国经济运行稳定,下游用钢需求旺盛,虽原燃料价格高企,但钢铁企业盈利水平稳步改善。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极简、规模极致、消耗极限”的经营方针,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充分释放产线产能,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对标找差和降本增效,深化内部管理革新,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提质增效效果明显,预计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2021-07-10 详情
2018-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00万元-62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6.79%-100.9%。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综合影响:(一)主营业务影响。2018年以来,受国家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等政策性因素影响,特别是环保专项治理等措施的严格落实,钢材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市场明显回暖,给钢铁企业提升经营业绩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抢抓市场机遇,优化生产组织,充分释放产线产能,强化全流程降本增效,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提质增效效果明显,预计公司2018全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将实现大幅增长。(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非经营性损益主要系公司收到政府补助5206万元,对公司利润不造成重大影响。 2019-01-29 详情
2018-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9.09%-198.18%。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国内钢铁市场供需稳定向好,钢材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市场结构不断优化,钢铁行业经营效益整体趋好。2、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生产组织,优化产品结构,优势产能得到有效发挥;加大安全环保投资力度,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抢抓市场机遇,有效挖掘潜在市场;加强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力度,提升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预计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5000万元,主要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018-10-16 详情
2018-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8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2.28%-305.99%。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在国家钢铁去产能、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供需趋于平衡,市场结构不断优化,钢铁企业经营效益整体趋好。2、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生产组织,不断优化金属流向和产品结构,优势产能得到有效发挥;加大安全环保投资力度,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抢抓市场机遇,有效挖掘潜在市场;加强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力度;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提质增效,提高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上述措施,公司2018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预计本期归属于母公司税后非经常性损益为4732万元,主要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018-07-20 详情
2017-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00万元-3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7.6%-597.21%。 (一)主营业务影响。2017年以来,在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钢铁去产能政策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淘汰中频炉、整治“地条钢”以及环保专项治理等措施的严格落实,钢材市场供需结构不断优化,钢材市场明显回暖,给钢铁企业提升经营业绩营造了良好环境。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抢抓市场机遇,优化生产组织,充分释放产线产能,强化供销与物流管理,全流程降本增效,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提质增效效果明显,预计公司2017年全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将实现大幅增长。(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发生额较小,对公司利润影响不大。 2018-01-30 详情
2017-09-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0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000万元-1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1、2017年以来,在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钢铁去产能政策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淘汰中频炉、以及整治“地条钢”等措施的严格落实,钢材供需结构不断优化,钢材市场明显回暖,给钢铁企业提升经营业绩营造了良好条件。2、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抢抓市场机遇,优化生产组织,充分释放产线产能,强化供销与物流管理,全流程降本增效,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提质增效效果明显,预计公司2017年1-9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将实现大幅增长。 2017-09-20 详情
2017-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7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0万元-6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 1、2017年以来,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去产能政策不断推进,特别是淘汰中频炉、以及整治地条钢等措施的持续推进,钢材供需结构不断优化调整,钢材市场明显回暖,同时原燃料价格上涨幅度不大,给钢铁企业提升经营业绩营造了良好条件。2、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抢抓市场机遇,优化生产组织,强化供销与物流管理,全流程降本增效,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公司2017年半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 2017-07-25 详情
2017-03-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7年01-0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500万元-28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2017年一季度,受供需结构调整、国家去产能政策持续推进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震荡回升,钢材市场明显回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抢抓市场机遇,积极优化生产组织、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深化改革等措施,使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得到改善,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了扭亏为盈。 2017-04-18 详情
2016-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6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00万元-58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 报告期内,受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明显回升,钢铁企业经营状况普遍好转。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抢抓市场机遇、强化内部挖潜、推进科技创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经营业绩。 2017-01-25 详情
2016-06-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6年01-0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1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2016年上半年,公司抢抓钢材价格回升市场机遇,紧紧抓住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两条主线,严格落实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实现公司生产经营平稳运行,经济效益有所好转,预计本期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2016-07-30 详情
2015-12-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15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上年度相比下降60%-95%。 (一)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系统降本增效,保持了公司全年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二)报告期内,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新余良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及新余铁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有效地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016-01-30 详情
2015-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5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仍为亏损。 下半年,国内钢铁行业形势依然极其严峻,主要表现在:铁矿石价格可能反弹,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钢材出口难度加大,以及环保成本、人工成本、融资成本、资金成本不断上升等。以上因素叠加,下半年钢铁行业低价格、低效益的局面仍然不会改变。 2015-08-31 详情
2014-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0%-240%。 2014年,公司按照“稳铁、保钢、促材”的思路,全面协调,系统优化,动态衔接,抓实抓好当期生产,保持了生产运行的均衡高效,铁、钢、材产量均有增长;在原燃材料采购中,公司以保供降本为目标,坚持按性价比采购,优化结构,合理库存,加大性价比高的进口矿采购量,促进了生铁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在销售中,公司通过加大接单力度、优化资源流向、灵活营销政策等措施,合理掌控订单量,有效化解了产品销售困难,确保了产销有序衔接,“煤钢互保”、“机钢互保”等经销模式得到拓展。通过上述措施,以及公司在改革创新、节能减排、强化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有效推进,成功地实现了全年经营业绩的较大增长。 2015-01-29 详情
2014-09-30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 一是虽然今年上半年小幅亏损,但在二季度已经成功实现了盈利,经营形势出现一定好转;二是公司在今年三季度将继续通过优化生产经营策略、调整绩效考核指标等措施,抓住原燃料价格跌幅较大的有利市场机遇,有望实现三季度产销总体平衡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14-08-30 详情
2014-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4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略有亏损。 公司一季度累计亏损2220万元,预计二季度盈亏基本平衡。 2014-04-30 详情
2013-12-31 预计扭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12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0万元-18,000万元,与上年同比扭亏。 2013年,公司加大内部降本增效力度,对内优化配煤、配矿结构,加强能源物料消耗管理,降低铁水成本;对外强化市场研判,把握采购、销售运行规律,努力降低原燃料采购成本,提高主要产品售价水平,提升公司效益。 2014-01-24 详情
2013-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09月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仍为亏损。 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明显放缓甚至萎缩,而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加剧、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等,使得国内钢铁行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愈演愈烈,经济效益下滑,钢铁行业形势严峻的局面依然没有明显改观。虽然报告期公司实现净利润-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3.81亿元减亏1.59亿元,而且2013年第三季度经营形势也会有所好转。 2013-08-31 详情
2013-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3年01-06月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 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市场环境与上年相比未发生根本性好转。 2013-04-27 详情
2012-12-31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2年01-12月累计净利润仍然可能为亏损。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明显放缓甚至萎缩,而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加剧、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等,使得国内钢铁行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愈演愈烈,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步入了整体亏损时代。预计钢材市场尚无法得到根本的改观。 2012-10-31 详情
2012-09-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2年01-09月累计净利润仍然为亏损。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明显放缓甚至萎缩,而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加剧、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等,使得国内钢铁行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愈演愈烈,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步入了整体亏损时代。 2012-08-31 详情
2012-06-30 业绩预亏 预计公司201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亿元-4亿元。 2012年上半年,受欧美债务危机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不旺、钢材价格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原燃料价格下降幅度,虽然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降本增效,但不能完全抵消市场带来的不利因素,导致公司半年度利润出现亏损。 2012-08-01 详情
2011-12-31 业绩预降 预计公司201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左右。 2011年,钢铁行业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进入2011年四季度以来,钢铁行业形势更为严峻,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对钢材需求下降,钢铁产品价格急速下跌,而原燃料价格仍然维持在相对高位,企业生产成本难以下降,从而导致公司四季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2012-01-31 详情
2010-12-31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0年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比增长约100%。 公司积极利用1580mm薄板工程投产后的装备和工艺优势,大力加强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持续推进成本考核和提升管理效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此外,2010年宏观经营环境略好于2009年,整个钢铁行业经营业绩好于上年。 2011-01-27 详情
2010-06-30 业绩大幅上升 预计公司2010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比增长500%以上。 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为:公司1580mm薄板工程于2009年度逐步投产后,产销规模大幅增加,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得到优化;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增幅较大。 2010-06-30 详情
2009-12-31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0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0%以上。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市场价格下降。 2010-01-29 详情
2009-09-30 业绩大幅下降 预计公司2009年1-9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 受金融危机及钢铁行业激烈竞争的影响。 2009-08-29 详情